Wednesday, June 25, 2014

英文班成立經過



陳世超

    大概是在一九六九年暑假, 我開始創辦福利會的英文學習班. 開始時,是因會內幾位熟朋友的要求, 每週教他們一次. 後來由小變大, 由一班變兩班, 幾個人變成十幾人, 最後要請大學其他朋友來幫手教.分程度開了四班, 學生人數則增至數十人. 人數最多時達一百多人, 分為五班, 每週每一班上兩次課.  最早的英文班是在前長城書店, 大家坐在一起學的, 最後班數人數增加後就分散於福利會租賃會址內的一個室, 以及向多市教育部借的唐人街鄰近的公立小學的課室. 在福利會購買會址後, 英文班就一律在會址內各房間中上課.

    當時,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ESL) 還不是那麼普遍, 尤其是非教育部門辦的免費成人英文班.

福利會大概是第一個社團開設這樣的英文班. 當時在多倫多大學讀書的香港來的學生人數雖不多, 但熱心社會公益工作的人却不少, 所以英文班的教師也不太難物識, 何況當時唐人街活動也不多, 學生們除了讀書之外, 每週抽幾個鐘頭來教教英文也是滿有意思的. 由於當時整個社會風氣較為純樸, 除了上課外, 英文班還有舉辦實習, 如乘搭地下火車, 到百貨公司買東西, 到銀行, 郵局開戶口, 寄掛號信等. 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聯歡大食會及郊外旅行. 教師們之間的關係也相當密切, 常有開教學研討會. 而最多時間在一起則是編印教材. 編印教材是當時最費時間及功夫的活動, 我現在還存有一些早期的英文班教材. 現在福利會用的課本至少是經過四五次重編後的結果, 比起原來的課本是完善得多了.

除了上課教書外, 教師還常替學生們解決一些生活問題, 如填寫書信表格, 申請工作, 或保險公司及稅務局交涉等.

更有一兩位教師自願與學生一起去和僱主交, 抗議不平等待遇等等. 每年教師們又會替學生及家屬們填寫入息
稅表
.

自從ESL成為教育局的正式政策後, 以及越來越多社團有舉辦英文班, 福利會的英文班也就應與其他活動一樣, 隨著社會的進, 國際形勢的發展, 尤其是本地華人社會的變遷, 而實事求是的面對不足, 有所創新. 舉一個例子, 就是對本地土生土長的青少年的英文及其他科目的補習活動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新活動.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