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王赣骏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二十多年前,在浩瀚太空和茫茫宇宙,华人就已留下探索的足迹。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华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从事自己设计的科学实验的科学家、美国范德堡大学教授王赣骏,近日荣获“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最受瞩目奖项“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此前,获得该奖项的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学巨人钱学森和当代文豪、武侠巨匠金庸等。
王赣骏从太空回来,在爱德华空军基地登陆
1985年4月29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离开了地面,进行第十七次飞行。王赣骏和另一位科学家冯登伯格以及五位职业宇航员一起,飞进神秘而又绚丽多彩的太空。他们一共飞行290万英里,围着地球轨道转了110圈,历时168小时。7天后,“挑战者号”顺利返回地面,王赣骏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也是第一位到太空操作自己设计的实验仪器,从事自己研究项目的科学家。
王赣骏生于中国江西,不过,出生后不久他即随父母迁居重庆,后又迁到上海、台湾,在他13岁时,全家移居美国。王赣骏的小学教育是在上海和台湾高雄完成的,中学则在台北师大附中就读。他领悟力强,有上进心,成绩拔尖,数理科目尤为突出。后来他曾在香港大学学习过数学,移居美国后,考入洛杉矶加州大学物理系,并于1967年和1968年先后取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后,他继续在该校研究院研读固体物理学、流体力学和声学,着重研究这三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配合应用。1971年,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王赣骏留在母校当了一年的助教。次年,他受聘到美国国家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中心物质处理研究室主持工作。
1976年,美国国家航空及航天局公开征求太空科学实验计划,全国各地共有500多个项目应征,其中就有王赣骏提出的“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力学情况”计划,结果王赣骏的项目和其他人的13项被选中。王赣骏花了几年时间研制设计了一个能在太空中利用声波来操纵无容器滴状液体的形状和运动的“液滴动力测定仪”,准备交由宇航员到太空中去进行科学试验。但到1982年,有关当局改变了做法,决定由提出项目的科学家亲自到太空进行相关实验。美国宇航局选择了几百名科学家参加宇航训练,王赣骏也在其中。他以顽强的精神通过了种种艰难的学习、训练和考试,仅失重训练就进行了6000多次,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获得了亲自到太空中进行科学实验的资格。
王赣骏在太空的实验不是一帆风顺,他的实验仪器发生了故障,但是凭借他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还是如期完成任务。他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证实了液滴动力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发现并揭示了在无重力容器环境中液滴的一些物理现象和活动规律。这些成功的实验和发现,对整个流体力学的研究,发展太空冶炼、化学工业和无容器材料加工技术,制造高纯度的物质等都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高度评价王赣骏的太空实验,特别赞扬他在排除仪器故障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授予他“太空飞行奖”。王赣骏太空之行的成功,在美国和华人世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美国主要的传媒和几乎所有华文报刊,都在显著的位置作了连续报道。洛杉矶市长设盛宴庆贺他,航天中心也为他举办多场演讲会。不过,王赣骏却说,“在我看来,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而是所有中国人的骄傲。”
虽然如今王赣骏已旅居海外多年,也已加入美国国籍,但他觉得自己永远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的儿子。在太空飞行任务开始之前,王赣骏就根据宇航局的飞航预定表,记下了所有飞越中国的时间和轨道。当飞过中国上空时,他在舱内用环带扎腰,于无重力状态下原地慢跑。从中国的东边跑到西边,总共才不到十分钟时间,可即使是这样,王赣骏也已经倍感安慰,因为自1950年离开后,他和祖国35年关山远隔,如今他可以静悄悄地飞过大江南北,圆了他多年的思念之梦。他在太空俯瞰故国,拍摄了中华大地不少珍贵的照片。
王赣骏一直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看到近些年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他说自己非常高兴。“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我们这些在海外的游子,看到祖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盛,内心是由衷的荣耀。”
“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是凤凰卫视及凤凰网策划发起,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社、新加坡联合早报、明报、南方报业集团、新浪网、星洲日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香港文汇报、世界日报(北美)、亚洲周刊、侨报、欧洲时报和北京大学共十余家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美加及欧洲富影响力的华文媒体和机构共同主办的华人年度盛世,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华人盛典由来自主办机构的百名资深媒体人推选出本年度,身处新闻大事件核心、在不同领域成就卓著、对世界具影响力并受全世界关注的10余位杰出华人,颁授“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和“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2011-2012”将于3月31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凤凰卫视及凤凰网会在当晚通过卫星和网络向全球直播,而这些华语圈的精英媒体人也会齐聚典礼现场,代表全球华人观众向获奖人提问。
华裔飞天第一人王赣骏:以后上太空的机会越来越多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远在文字出现之前,中华民族就用口耳相传的传说,诉说着对太空的向往。登上浩瀚的太空,在上面留下炎黄子孙探索的足迹,这是多少中华儿女的梦想。1985年,王赣骏搭载美国“挑战者号”进入太空,成为首位实现太空飞行梦的华人。直至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再度回忆起当年在太空的7天时光,王赣骏仍然觉得历历在目。这一段难忘的经历,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
“选我是因为他们觉得我是对的人”
小时候的王赣骏跟所有孩子一样,都憧憬有飞天的本领,神话故事中那些腾云驾雾、上天自如的部分总是让他听得入神。不过他也知道,这好像很难,所以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有这样的机会。
博士毕业之后的王赣骏,进入到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1974年,他提出在宇宙飞船上做“零地心吸力的液状况”实验的建议,这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1976年,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又称太空总署)公开征求在宇宙飞船上进行的科学实验项目,结果在全美共500多个应征计划中,王赣骏的“失重状态下的流体力学情况”项目成为获准接纳的14个项目之一。1978年夏末,美国航天局向王赣骏发出函件,正式通知他接受太空实验的飞行任务,并表示:“荣幸地向你祝贺”。王赣骏说,“我能被选上,就是对时间对人,我有这个根底,机会正好给我,我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这是美国第一次遴选科学家登上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做实验,所以自然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报名者。王赣骏介绍说,“表面上看来,基本的要求不是很高,就是身体好,眼睛好,没什么大毛病,受过高等的教育,但比较难的是看你有没有料能做他们中的之一(即成为美国国家宇航局的一员)。这有点像莫须有的条件,他们要看你的个性、自尊心等综合条件,比如有一个检查就是把你装在一个球里面,挂在天花板上,特别隔离的状态,看你是否会心慌,或者有其他反应。至于他们最后为什么选你,其实讲不清楚,唯一就是他们觉得你是对的。”王赣骏从太空回来后,美国宇航局的人对他说,“我们做了正确的选择,你是我们中的一员。”因为在太空虽然机器遇到故障,但王赣骏坚持修好了机器做完实验。“他们跟我说,他们选的人,和他们有一样的‘中心思想’,为了这个中心思想,什么都可以牺牲。很无形的条件,这是他们的选法。”
不能让中国人丢脸
作为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华人,王赣骏觉得,这不是他个人的荣誉。“我从小的观念都是,不能让家人丢脸,不能让中国人丢脸,所以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就是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做出见不得人的事情。我自己觉得有这个压力,认为一定要做得比别人更好,才能放得下心。”
在太空做实验的时候,王赣骏的机器出了毛病,太空总署本来是要他放弃实验,因为太空上没有零件可以买,也没有办法修。但是那个时候的王赣骏想,如果就这样回去,他们不会觉得是王赣骏失败了,而是中国人水准差了一点,他觉得这口气吞不下来。于是,他就跟地面联络,说必须让他修这个机器。“他们不愿意,但没有办法,最后中国人说的‘狗急跳墙’,我就跟他们讲你假如不让我修我就不回来了。当然,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怎么不回来,他们也有点慌了,因为太空上从来没有人不回来过。他们请了一个心理专家跑到太空总署跟我谈谈,我们谈了半个小时左右,心理专家说,‘他没有发神经,没有疯,他只是非常希望有这个机会’。而且飞船上的同仁们也帮忙,把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接过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太空总署最后表态,好,王赣骏,同意你修机器,但修得好修不好你要有个时间期限。修不好你一定要放弃,不能不回来。”王赣骏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他说可能是中国人讲的“祖上积德”,他最终总算把机器修好了,成功完成实验。 “那个实验的结果我现在还在用,这个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难忘7天太空之旅
虽然登上太空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但如今想起那7天的太空之旅,其中的场景和画面还是清晰地印在王赣骏的脑海里。
太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宝贵。正是因为如此,王赣骏和其他几位同行者基本都是在争分夺秒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在太空你需要的睡眠很短,一般累了才要睡觉,但太空上不太容易感觉累,因为在没有重力的情况下,你要去哪儿,手点一点就去了。平常我们是工作八小时,但是在太空,我基本上可以一天工作 22个小时,其他的所有事情,一两个小时就完全够了。”
在太空的最后一天,在王赣骏的实验都顺利完成之后,他把剩下的时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做一名真正的“太空旅客”。他从飞船的窗子向外看,观察自己所居住的地球。“从太空上看,地球是真的非常漂亮,很震撼,那种美是很难描述的,只要你看到,你从心底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地球的感觉,这是一个这么完美的地球。”王赣骏说,太空之行让他和同事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博大,超越了国界的概念,而且很多人回来之后都很注重环保,因为实在是不忍心再去破坏那么美但又脆弱的地球。1990年,王赣骏就曾在联合国大会为“仅有一个地球日”致辞,呼吁大家关爱我们的家园----地球。
王赣骏在太空还做了一件非常特别的事。小时候的他很喜欢看武侠小说,总是想着怎么练轻功。航天飞机上配有给宇航员锻炼的跑步机,于是,他便跟同事说,飞越中国上空的时候把跑步机让给他。“我在太空跑过了整个中国,从东跑到西,总共花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后来我常开玩笑说,你们看,我的轻功还是很不错的吧!我‘飞越’中国,也就用了几分钟。”
上太空的机会越来越多
王赣骏目前在美国范德堡大学任教,他的工作重点是把在航天飞机上学到的东西和获得的成果,应用于生物医学等研究。作为一个一生致力于太空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他非常关注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而作为一个心系祖国的华人,他也时刻关注中国航天的进步。“中国是一个大国,发展航天技术和高科技绝对有必要,这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和形象。宇宙之大,每个国家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空间。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找到适合中国发展水平的航天道路。”
王赣骏说,将来上太空的机会越来越多,现在商业方面已经开始放开,不过这东西实在太贵,所以也不可能说今天买张票明天就能上去。“年轻的孩子要做这一行其实也不难,根底要打好,要有这个能力,机会来的时候你就可以抓住。中国的孩子在哪里表现得都很好,很刻苦,很努力。我希望他们不要限制自己的想法,因为太空上面需要的人才很多,只要不限制你自己的范围,你的机会就会大很多。你只要有这意识,有这兴趣,有这信心,我相信可能性很大。”
(新浪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