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天涯社区
|
近日,《人民日报》日本合作方日中新闻社社长韩晓清在《日中新闻》发表文章,提出“保钓害国论”。文章经和《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网站转载后,引起全球爱国华人愤怒。《环球时报》在转载此文时,特地在文末注明韩晓清系“人民日报社驻日本分社社长”。许多海内外读者纷纷担心该文是不是代表了《人民日报》的立场。专门发表评论吁请《人民日报》澄清。
9月3日,《环球时报》和《人民日报》网站刊登韩晓清的回应文章。她为“保钓害国论”道歉。但坚持认为自己的文章被曲解。同时进一步为自己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辩护。另外,她还对因“保钓害国论”所遭受的所谓“人身攻击”感到困惑和伤心。并声称自己仍是中国国籍。不是 “汉奸”,而是坚定的爱国者。韩晓清同时声明文章是其个人观点,和《人民日报》“没有任何关系”。
“保钓害国论”有失公正
笔者在8月24日的《日中新闻》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认真反思日中关系,冷静评判香港保钓者行动,香港保钓者登陆钓鱼岛,是爱国,还是害国?”的文章。这篇文章经在国内的环球网刊发后,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圈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一点是笔者始料未及的。几天之内,全球华人惊人的点击量使笔者的内心感到震撼和震惊!同时也深感全球华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坚决保卫祖国领土钓鱼岛的决心。
笔者看到了网友大量的评论和跟帖,其中,有直言不讳的批评和驳斥,有怒骂及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也有善意的指教、评论、劝导和指正。这篇文章是在匆忙中写成的,为了赶稿,连输入文字时一些错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都没有校对出来,就在忙乱中送上了印刷机。在看了网上读者大量的评论和跟帖后,笔者又重读了原文,发现文章中确实有些用词欠妥,有些观点过激,有些论述不够全面。特别是把香港、台湾、大陆保钓者登陆钓鱼岛的行动说成是“害国行动”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有失公正的。对此,笔者在这里向所有保钓人士和团体表示深深地歉意。同时对这次登陆钓鱼岛的14位勇士的爱国壮举和勇敢的精神表示钦佩和敬意。
中国经济强大才能收回钓鱼岛
这篇文章是在“触景生情”的冲动下,突然写成的。笔者每天工作在中日之间经济、文化、教育、艺术交流的第一线现场。实情实景,活生生的现实会使平时冷静的人也失去理智,变成激动、冲动的人。
笔者在最近的采访中,遇到一些日本大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其中包括一家世界级的超大型企业的高层决策人,他们在决定企业向海外转移时,没有选择中国,而是选择印度、印尼、泰国甚至越南。当问及为什么没有选择中国时,回答基本上都是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没有信心,对中国国内经常发生的反日游行示威活动感到恐惧等。对这些日本大企业没有把中国做为海外转移的首选地,而是选择他国,特别是印度和越南,使笔者感到非常嫉妒,非常不满和非常生气。文章中“不是爱国,而是害国”的偏激观点由此而产生。
笔者认为30年以来,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包括向中国转移,已经有过两次相对集中期。
第一次是1980年-1986年期间,这个期间由于日美间“广场协议”的缔结,日元币值突然升高,日本出口受到很大打击,日本劳动成本陡然上升,使得日本不得不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海外,包括中国。中国自己也是在这个时期迎来了对外开放以后,中外合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高潮。外资涌入中国的高涨,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次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的相对集中期是1997年-2003年期间,由于国际石油价格非正常的高腾,使各种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削弱。特别是一些日本产品在日本生产基本上无利可图,因此引发了第二次日本企业海外大转移,这次转移的中心是以中等技术水平的企业为主,在这个时期相当多日本企业进入中国,带来了对当时中国来讲比较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投资资金,在中国形成了引进外资的高峰期。中国各项外资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外汇储备在快速增长,这段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为中国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近一个时期,日本企业又不得不面临着第三次日本企业海外大转移,或者叫“海外大逃亡”的时期。由于近30年来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韩国、印度、巴西的经济快速发展,在主要产品方面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在液晶、电子、3D等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日本。日本历来被视为“国宝”的一些产业、产品也不得不在外国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下,“放下架子”被迫离开日本到新兴国家和地区,去“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以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抢占市场。
这次向海外转移的日本企业是日本长期以来为技术保密而“不舍得”向海外转移的、相当高端的高科技产业。这本应是中国吸收日本高端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实现中国现有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绝佳时机。平时求之不得,目前就在身边!如果中国目前搞好国内引进外资的投资环境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说服日本把急需向海外转移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移到中国,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如果这次中国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把日本企业的海外转移高潮引入中国,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重大损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笔者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希望在中日之间建立稳定的、友好的关系。中国领导人多次讲过“中日友好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笔者的中心观点是:中国经济真正强大之日就是收回钓鱼岛之时。钓鱼岛问题最好按照政治伟人邓小平的决策,暂时先放一下,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没有真正强大的经济实力,也不会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影响力。日本单方面在钓鱼岛的一切小动作根本改变不了钓鱼岛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日本单方面根据日本自己的国内法来进行所谓“国有化”和其他任何动作,没有任何国际法上的效力。不仅中国不予承认,而且在国际也不会被认可。
我不是“汉奸”,而是坚定的爱国者
网上一些读者,对文章断章取义,曲解本意,无限上纲,进行人身辱骂,人身攻击,人身威胁,使笔者感到困惑和伤心。笔者在此声明,笔者根本不是什么“汉奸”、“卖国贼”,而是坚定的、真正的爱国者。
例如:一个多月前的7月30日晚,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电视台之一----富士电视台,在晚间黄金时间带举办了一场以钓鱼岛和中日关系为主题的电视辩论会,由日本著名节目主持人(BITOTAKESHI)主持。
我和另一位华人媒体主编孔健先生一起作为中方代表参加,日方代表是由6名日本学者、政客组成。这次辩论会开始就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我和孔健先生一起一条一条严历地驳斥和反击了日本右翼学者和政客的反华谬论和在钓鱼岛等问题上颠倒黑白的胡言。我在日本电视台的摄影机前,向全日本观众重申“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渔船到钓鱼岛捕鱼是自然的事、是应该的,日本人到钓鱼岛才是非法的”。笔者怒斥日本右翼学者关于“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胡言,指出“你的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如果真得战争爆发,你本人会举枪,直接上战场吗?”“你是把无辜青年往死里推”。这场向全日本观众现场直播的电视辩论会影响很大,不少在日华人事后打来电话,发来邮件表示支持和鼓励。但是一些日本右翼分子也发来邮件或打来电话,进行人身威胁和辱骂,骂我是“共产党间谍”,是来日本窃取情报的,“说日本这么不好,你就赶快滚回你的中国去吧”。网上读者可以调出日本电视台的视频录相,重放这场辩论会的现场直播。
还有2010年撞船事件发生后,日本另一家影响最大的全国性的电视台之一----TBS电视台也举办过现场直播辩论会,笔者也是作为中方代表参加,和另一位华人媒体主编周来友先生一起当场反驳日本右翼学者和政客对中国的攻击,在全日本观众面前指出:“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领土,中国渔民不只是现在才去那里打渔,而是祖祖辈辈都去那里打渔。”对于日方提出中国渔船撞日本巡逻船时,笔者反驳:“在大海上,中国渔民那么一只小破船会去撞你们那么大的巡逻船,谁会相信呢?”“在大海上,小船撞大船,谁危险?如果真有撞船的事,也是由于你们欺人太甚,中国有句俗话‘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这些当时辩论会的视频也可以从TBS电视台的网上调出来。笔者在这些面向全日本人的现场直播的激烈辩论会上的发言,证明笔者是真正的爱国者。
现在,我去日本的饭馆吃饭,去商店买东西,有时在电车上,有时甚至走在大街上,经常会被日本人认出,被日本人议论,“这就是那个在电视上说日本不好的中国女人”,有些极端的、野蛮的日本男人会骂“八格牙路(混蛋),滚出日本”。
笔者的身份是日中新闻社记者,也是日中新闻社社长。8月24日发表的文章是我个人的观点,和人民日报没有任何关系。在此特别声明。
把“中日”写成“日中”丝毫没有怠慢中国之意
这篇文章最初目的是为在日华侨华人读者写的。所以用词是按日本国内的习惯,例如,把“中日关系”写成“日中关系”等,但是丝毫没有怠慢中国之意。另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向在日华侨华人阐明中国发展的大战略。这篇文章是想用“家里人说话的口气,家里人讲道理的方法,说服家里人”。这篇文章不是全面论述中日关系各个方面的正式大作,而是一时的、“即席发言式”的文章。如果有偏差之处,敬请指教。另外这篇文章根本就没有日文稿。
《日中新闻》是面向全日本发行的报纸,有中文版和日文版两份报纸。《日中新闻》从2000年8月创刊以来,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利益和荣誉,十多年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从来没有发表过任何对祖国不利、对祖国不敬的只言片语,在国内外的各个重大问题上都和祖国的立场保持一致。
为此,多次受到各类异议分子和日本右翼的人身攻击和威胁。《日中新闻》日文版是世界各地华人中少有的,以当地语言发行,并打入当地主流社会的报纸,大家可以从网上看到该报的中文版和日文版的电子版。
我在日本25年,仍是中国国籍
笔者来日本留学、工作已有25年,是中国国籍,并且没有加入日本国籍的打算,网上流传笔者已“归化”为日本国籍的猜测不是事实。笔者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离开母亲的孩子,才知道母亲的温暖,离开祖国的侨民,才知道祖国的可亲。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祖国经济的大发展极大提高了海外华侨华人的社会地位。海外的华侨华人永远心向祖国,热爱祖国,不管生活在世界哪一个角落,也不管是富人或穷人,几乎每一个华侨华人都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默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海外华文媒体之一的日中新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会和祖国站在一个立场,都会尽全力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尊严,笔者作为记者,也作为日中新闻的社长,一定会团结日中新闻社的全体员工,和全球的华侨华人一起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为早日收回祖国的领土----钓鱼岛,竭尽全力,尽心尽责,一定不会辜负祖国对我们的期望和信任,一定不会辜负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祖国万岁!!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