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财经网
|
“作为千千万万中国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夏俊峰案展示了底层人民走投无路的绝境。”一个发于社会底层人群生存需求与城市运转秩序需求的现实冲突,最终演变成3个家庭的悲剧、社会不同阶层无数人的呐喊,及一个国家法制的争鸣,回音袅袅
2013年9月25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夏俊峰,一位刺死城管的沈阳小贩,在案发4年4个月零9天后,被注射执行死刑,结束了他36岁的生命,身后留下一父、一母、一妻、一子。
他的妻子张晶,与母亲,当天见了他最后一面。但法院方拒绝他与家人合影的要求。
夏俊峰,辽宁铁岭县人,事发时夫妻均失业;一子,生于2000年;父母皆年过六旬,父清洁工,母退休。
2009年5月16日,夏俊峰和张晶,在沈阳一个已被城管宣布不得摆摊的地段,摆摊卖鸡柳、烤肠小吃,被数名城管带至附近城管勤务所接受处罚。期间,夏俊峰与几名城管发生争执,持随身尖刀猛刺申凯、张旭东、张伟3城管数刀,致申凯、张旭东2人死亡,张伟重伤。
有报道称,拔刀前,夏俊峰曾遭几名城管“野蛮殴打”。夏的辩护律师称,他们找到6位目击证人就此作证,但法庭未予采信。官方媒体新华社9月25日在通稿中,未提及夏俊峰有否曾遭殴打。
事发后,夏俊峰逃离现场,但没跑多远即被抓获。
饱受诟病的城管制度,底层人群的夹缝生存,微博勃然兴起的民意狂欢,急剧社会变迁中的群体心理失措,诸多因素交织,将这个也许技术上原本并不复杂的案件,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从媒体、律师到普通民众,人们抨击城管制度,责骂司法制度冷血,甚至呼吁废除死刑;一方面指责司法不独立,同时又试图通过舆论的汹涌压力,令夏俊峰免于死刑。
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个注定载入中国现代发展史的历史性案件。
即便终审判决已时过2年多,夏俊峰被执行死刑,依然引发舆论的猛烈波澜。
“救别人就是救自己。”一位网友这样评价民间对夏俊峰的激愤同情。
一家香港媒体的专栏这样写道:“作为千千万万中国弱势群体中的一员,夏俊峰案展示了底层人民走投无路的绝境。”
2011年5月9日,辽宁省高院作出对夏俊峰的终审判决,维持死刑原判。张晶称,夏俊峰在终审法庭上高喊:“你们撒谎!”
“我们斗不过人家!”夏俊峰在当天给父母的家书中写道。
最高法的死刑复核意见称:夏俊峰“犯罪情节极其恶劣,手段极其残忍,……罪行特别严重,不足以从轻处罚”。
一个发于社会底层人群生存需求与城市运转秩序需求的现实冲突,最终演变成3个家庭的悲剧、社会不同阶层无数人的呐喊,及一个国家法制的争鸣,回音袅袅。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肖雪慧评论说,这是“制度性挑逗底层互斗而发生的悲剧”。
中国政法大学教师、曾获多项国际人权奖的法律博士滕彪,在义务为夏俊峰二审辩护时说:“无法无天的城管制度,逼迫一个善良而卑微的公民铤而走险。在这个制度怪圈里,…两名城管和夏俊峰一样,都是受害者。今天的法庭,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我们要极力避免的是,一个悲剧引发新的悲剧;一个错误伴随新的错误。”
“我的辩护不是给法官听的,而是给那个在法庭上并不存在的陪审团。陪审团在法庭之外,在未来。”滕彪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