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苹果日报
|
伦敦免费商业日报《City A.M.》网站5月12日刊登该报资深评论员、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终身理事豪斯曼(John C Hulsman)的文章说,近日中国和越南在在南中国海再次发生冲突。越南政府船只试图阻止北京在离越南海岸140英里处兴建钻油平台,但遭到中国船只以高压水炮驱离。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人们难以忘怀那场灾难。100年前的1914年,距离决定欧洲命运的滑铁卢战役刚好一个世纪。当时欧洲的政治家和精英们以为建立了和平秩序大局,完全没有料到事与愿违,他们竟然堕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渊。大家都知道,北京对与邻国之间的水域提出了主权要求,中国周边海洋的紧张形势正在发酵。按照传统智慧,中国迅速崛起,可以预期会展示一点力量。北京决心维护沿海贸易通道也可以理解。中国的行动充其量不过是小试牛刀而已。
一次大战的导火线,是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1914年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的事件。事后很多人认为,当时正在崛起的德国确实并不想以令人不快的方式改善其全球地位。但历史告诉我们,一些国家,尤其是政客,并不总是按照最佳利益行事。1914年提醒我们,火药桶往往被极小的危机点燃。
中、越冲突事件下的现今亚洲秩序,和1914年前的世界秩序完全不同。那时美国和英国在相对衰退的时候,轻易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两国都在紧缩开支,他们第一流的海军都不是万能的。没有英、美海军固然一事无成,但英、美两国都没有足够的力量,单凭一国之力保证全球国际秩序。
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像的,中国刚好符合当年德意志帝国的形象----一个充满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崛起的经济和军事强权。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可能被现有国际秩序接纳。如果说中国有如当年的德国,安倍晋三的日本就好像当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日本作为走向衰落的地区强权,陷于经济呆滞困境,战略上进一步相对沉沦。日本受到咄咄逼人的中国的直接威胁,有如当年法国受到德国威胁。两个国家都希望自己的盟国出手相助----今天的日本寄望于美国,当年的法国寄望于英国。
今天的国际环境也和1914年类似。中国在周边海洋制造事端,测试美国是否有意履行条约义务,保护日本、菲律宾等盟国。当年德皇威廉也制造一系列国际危机,看看英国是否真的肯为法国两肋插刀。结果崛起的强权都误判了形势。德国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还使法国战后大力扩充军备。今天的中国和日本陷入军备竞赛,日本迅速武装到牙齿以应对中国。
2014年的世界和1914年太相像了,确实应当敲响警钟。当然,现在说不接受中国和平崛起的观念还为时过早。同时华盛顿也正从两面下注,试图约束中国遵从现行世界秩序:一方面阻止北京重蹈当年德皇威廉的灾难性覆辙;一方面必定联合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印尼、菲律宾及其他东亚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和军事纽带,组成更紧密的体系。中国如想冲撞现行秩序,必将付出高昂代价。美国如实施这种双重战略,就能避免1914年启示录的悲剧发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