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 多倫多
1950-60年代美加華人進步青年, 今天已是兩鬢挂霜的老人, 垂垂老矣! 但仍有一些人繼續參與社會的活動, 不減當年. 可謂"老驥伏櫪, 壯志萬里". 在老朋友聚首的時候, 回憶往事, 思緒萬千. 我是加拿大1947年廢除排華法案後, 獲准移民加拿大的"新鄉里"之一. 許多青少年的到來, 使華人社區增添了生氣, 但也為它帶來了挑戰.
1950-60年代美加華人進步青年, 今天已是兩鬢挂霜的老人, 垂垂老矣! 但仍有一些人繼續參與社會的活動, 不減當年. 可謂"老驥伏櫪, 壯志萬里". 在老朋友聚首的時候, 回憶往事, 思緒萬千. 我是加拿大1947年廢除排華法案後, 獲准移民加拿大的"新鄉里"之一. 許多青少年的到來, 使華人社區增添了生氣, 但也為它帶來了挑戰.
50-60年代的北美洲, 同1949年10月1日誕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往來, 十分隔膜, 加上受美國麥卡錫反共白色恐怖的影響, 美加的中英文報章, 有關新中國的報道, 絕大部份都是捕風捉影, 扭曲和仇視. 我們的一些鄉親父老, 也受到影響. 我們在社團為祖國家鄉講句公道, 很多時就被人責為"共產仔". 帶上此帽子後, 尋找職業也有麻煩. 我們對此現像深感不安. 因此, 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相互聨系, 組成了一些新的社團, 如溫哥華的"青年聯誼會", 阿爾伯特省的"文娛社", 多倫多的"華人福利協會", "康樂武館", 以及滿地可的"東風社". 也有不少新鄉里加入了富有民族革命傳統的洪門民治黨. 各地出版了一些進步的刊物, 如溫哥華的《大眾報》, 多倫多的《商報》和滿地可的《東風》月刊等.
我們以這些社團為後盾, 在社區開展宣傳新中國, 推行促進加中友好關系的活動. 我們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認識到她是中華民族振奮的希望. 沒有新中國, 海外華人被人欺辱, 感到有為祖國民族 做㸃事的衝動. 我參與"華人福利協會" 的創辦, 後來也參加了洪門民治黨, 但我參與較多的是《多倫多商報》的工作, 從1967年創刊, 至1987年停刊, 整整20年. 報紙停刊, 是跟不上社會的發展, 不能滿足新讀者的需要. 停刊的社評中説:《多倫多商報》完成了歷史使命而停刊的. 《多倫多商報》是一份小型雙周刊, 每期印約5000份, 全年訂費5元, 主要靠報費, 廣告和熱心讀者捐款支持的.
《 多倫多商報》工作人員全部是義務, 無人受薪, 至最後兩年, 才聘請了一位專業記者及一位廣告員. 參與報紙編輯工作的, 有很多來自香港的進步留學生. 當年的多倫多大學中國學生會的三屆會長, 還有一位來自舊金山的 "民青"朋友都參與了報紙的工作. 報社的印刷機, 主要是由"華人福利協會" 會員和社區熱心人士捐款購置的. 初期的影印機是由報社的一位攝影愛好者和在多大讀物理的一位同學
20年 ! 人生能有多少個20年?《多倫多商報》和 "長城書店" 的一次老朋友敍會時, 我問老朋友, 是否對當年的事感到後悔? 大家都回答不後悔, 認為自己曾做了一些很有意義的工作, 但若重新再來, 可能會做得更好.
中國一位偉人有句名言: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 只要他毫不自私地盡力為人民, 為社會服務, 就是一個高尚的人, 有道德的人. 事實上, 人類社會是靠無數平凡的人創造的. 歷史上留名的只有少數幾個. 一個人只要問心無愧, 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 又何必計較個人的得失成敗 ? 50-60年代的華人進步青年, 雖沒有營造出什麼豐功偉業, 但他們當年純真的為正義事業奮鬥, 為社會奉獻的忘我精神, 對今天的北美洲華人社團, 是有深遠影響的.
際此"福利會" 成立五十周年誌慶, 我們深切緬懷"福利會" 的發起人和創辦人, 宣傳新中國文化的先鋒侯萍溪先生和其他不在的朋友, 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并祝福"福利會" 邁向新的世紀, 做出新的貢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