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伦敦的圣潘克拉斯火车站,一群男女仅穿着内衣,身上涂画着动静脉图,为献血做宣传,鼓励人们积极献血,为奥运会和女王登基60周年庆活动可能出现的用血高峰做贡献。
Monday, April 30, 2012
美国外交官谈陈光诚事件利害
中国维权人士陈光诚于4月22日摆脱监禁赴美国驻华使馆求援。多名美国驻华外交官就陈光诚事件在中国内政及中美关系中的利害关系进行了分析。
据4月28日报道,考虑到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薄熙来事件风波未平,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北京大使馆无疑更让中共高层感到尴尬,也是对负责安全和法务部门的一次打击。但据一些驻华外交官分析,此事件将给中共一些持阴谋论的强硬派以口实,他们会认为陈的逃脱有美国的参与,是一个有意让中国难堪的阴谋。
一些外交官和分析家还将陈事件和王立军入美领官做对比,称奥巴马不可能像对后者一样,对陈事件作出迅速反应;因为陈是美国官方公认的人权活动家,希拉里(Hillary Clinton)曾在去年公开就陈受到软禁表达关切。
报道称,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让陈光诚离开中国确实空难重重,但他的支持者表示,陈未曾想过通过美使馆逃离中国。因此,陈光诚现在的处境就和当初方励之的情形更为相似。
但是,一个资深驻华外交官强调,与1989年相较,如今的中美关系已是今非昔比。1989年时中国更急切地参与到国际社会中来,远不像今天自视甚高;但随着经济方面的巨大成就,中国如今民族主义更浓厚。因此,如何处理陈光诚事件将检验中美关系是否成熟。
另一位美国资深驻华官员表示,单从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来看,将陈光诚交到美国人手里就极其困难。他说:“请记住,在紧张时期,中国的体制在总会倾向强硬的左派,没人敢被看作‘对美软弱’,尤其是在国内氛围趋紧的时候。”
报道还援引匿名外交官称,陈光诚事件对中共高层最大的威胁在于,它有可能像薄熙来事件一样,被当作党内各派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
该外交官称,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很可能以陈光诚为例子,摆出一副“我已经告诉过你们了”(“told you so”)的态度,以此对抗胡温领衔的亲西方阵营(pro-Western camp);他可能会认定陈的行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是在薄熙来倒台后的敏感时期有意要让中共难堪。这样的话,胡温就可能比较被动了。
这些外交官还认为,薄熙来的支持者,比如周永康,很可能要求美方移交陈光诚,这样也能固结强硬派(hard-line faction)的人心。
虽然外界纷纷认为,陈光诚事件会给即将举行的中美对话蒙上阴影,但也有驻华外交官员指出,北京肯定将力推此次对话的如期进行,因为中方可以借此机会向希拉里抗议美方干涉中国内政。
对陈如何进入美使馆的问题,这些外交官也进行了推测。有人认为可能是混进签证部门后寻求庇护,也有人推断他可能是去了驻华大使骆家辉(Gary Locke)的官邸或者其他美国外交官的住处。而且,要解决陈光诚的问题,中美双方高层肯定还会举行磋商。
(美国《纽约时报》)
银行如何从穷人身上刮钱
“人们把银行看成是一家供电单位,只要你打开开关,它就不得不为你服务。但事实上,银行是一家公司,目标就是为股东牟利。”银行分析师南希·布什说。
如今,大银行的日子并不好过。消费者讨厌它们,股东抱怨它们,监管机构不知道该怎么对付它们。
但到了最后,银行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赚钱。但银行的赚钱方法与众不同。有些银行想要提振业务,于是向低收入客户提供费用繁多、利息高昂的产品。
据《纽约时报》报道,有些银行,比如美国合众银行(U.S. Bank)、地区金融银行(Regions
Financial)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诱使低收入客户购买预付借记卡和发薪日贷款等产品,而这些产品通常都有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银行为什么要向这些客户兜售昂贵的产品呢?除了明显的手续费之外,产品本身不会面临《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规定的监管审查。这为银行在赚钱变得更加困难的环境中提供了更大的创收空间。
《纽约时报》的报道重点叙述了大卫·韦格纳(David Wegner)的情况。他的月收入大约为1,200美元。他想要开个活期存款账户,最后选择了美国银行。这家银行向他提供了面向低收入消费者的各种金融产品,比如预付卡、支票兑现和短期贷款。他对《纽约时报》说,他觉得自己被当成了二等客户。
实际上,就银行利润而言,韦格纳与那些存款余额更高的客户相比确实是二等客户。但你知道吗,还有比那些存款余额较大的客户更加高等的客户,也就是拥有多重抵押贷款、活期存款账户、银行储蓄、经纪人账户和贷款的客户。
银行分析师南希·布什(Nancy Bush)这样说道:“原因在于有些人看待银行的方式。他们把银行看成是一家供电单位,只要你打开开关,它就不得不为你服务。但事实上,银行是一家公司,目标就是为股东牟利。”
按照迪克·博韦(Dick
Bove)的话说,大银行有25%至40%的活期存款账户都是亏钱的买卖。他说,以前银行从这些无利可图的活期存款账户中赚钱的方法就是借记卡刷卡费和/或透支费。但如今,《信用卡法案》(CARD Act)和《杜宾修正案》(Durbin
Amendment)等法规导致这种收入大幅减少。“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银行要么通过提高收费来赶走那些无利可图的客户,要么向他们提供费用更高的其他产品。”
请注意,《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没有提及美国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其他大银行。博韦说,这是因为它们没有向低收入客户提供这些所谓的另类借贷产品。这些银行并没有严重依赖零售银行业务来创收和盈利,而富国银行、地区金融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和五三银行等银行对零售银行业务的依赖程度要大得多。
更大的问题在于,低收入客户在选择银行业务时没有太大的余地。没有银行账户的人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负担不起。他们被称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un-banked)和“难以获得主流金融服务的人”(under-banked)。他们是缺少足够资金和/或主要采取现金交易方式的人。他们说自己承担不起银行费用。于是他们求助于像预付借记卡这样的产品。美联储表示,预付借记卡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非现金支付方式。
不幸的是,这类产品也会收取高得惊人的手续费,并且在保护性方面大大比不上以前的普通借记卡。
面向低收入客户的产品通常由发薪日贷款公司、店面贷款人甚至是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提供。《消费者报告》最近对预付卡行业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分析结果:
费用不仅很高,而且名目繁多,难以理解 。
针对刷卡或使用卡号造成的资金失窃,不是所有的预付卡都提供了足够的保护 ,承诺的信用额度或建立信用记录的服务可能很昂贵,而且被夸大联邦存款账户保险针对预付卡的规定不同于银行账户,最高保额可能低于特定发行的各种预付卡的价值。
《消费者报告》在其分析中使用了16种预付卡作为样本,发现有13种收取月费,金额从nFinanSe卡的2.95美元到Vision Premier卡和Univision卡的9.95美元。ATM取款呢?在这16种预付卡中,有12种收取ATM余额查询费,每次余额查询费用从45美分到1美元不等。
因此,现在有些银行正以更大的步伐进入这个领域。《纽约时报》指出,这些银行表示,它们正为那些可能无法享受银行服务的客户提供服务。这可能是真的,但也是个无力的理由,他们并没有为低收入客户做什么事情。
的确,非传统银行业务的代价似乎更高,这对那些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客户而言也不是一个太好的替代选择。实际上,从某些预付卡费用来看,这种选择非常糟糕。
BB&T银行CEO凯利·金(Kelly King)最近在写给股东的信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里,我们与客户的深入持久关系对我们的成功和客户的财务健康都至关重要。不幸的是,在最近几年里,由于金融危机被不公平地归罪于银行,因此这些银行业务关系的价值太容易被打折扣,甚至被忽视。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像BB&T这样的银行应该重申客户关系的价值,帮助我们的客户实现其财务目标。比如,某全国性新闻媒体的记者最近撰写了她一个月不与银行打交道的经历。由于没有活期存款账户、信用卡、借记卡和直接成为银行存款的薪水支票,这位记者在支付账单和处理其他的日常交易方面遇到了麻烦。除此之外,她在这个月里被收取了93美元的汇款单、薪水支票兑现等服务费。
因此,目前的结论是,低收入客户的银行业务情况很可悲,他们只能选择哪种死法,而不能选择不死。
(网易财经)
梁唐之战 富豪大笔押注
香港选举事务处26日公布,特首选举中各参选人的选举开支,梁振英收到的捐款达1,484万港元(下同),较唐英年的1,129万港元更多,其中八笔100万港元的大额捐款,四笔则为50万港元。
特首选举完结至今已一个月,各参选人都要按规定申报选举经费,而选举中胜出的候任特首梁振英获得最多捐款,亦是开支最高的候选人,他在整个选举中共接获1,484万港元捐款,较只收到1,129万元的唐英年多出355万元;而被指“转轪”挺梁的新世界发展主席郑家纯,旗下的周大福在选前最后几个星期捐出50万元予梁振英;另外,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一直挺唐,但其小姨庄月霓则大笔捐款100万元予梁振英。
香港选举事务处4月26日公布,特首选举中各参选人的选举开支,一直被质疑得不到商界及银行界支持的梁振英,而他在竞选期间亦声称不想收到太多大额捐款,故请市民一人一元支持他选特首,但他最后收到的捐款达1,484万元,较唐英年的1,129万元更多,其中八笔100万元的大额捐款,四笔则为50万元,最大笔是来自现代化协会捐出的1,001,500元,该会的荣誉会长正是港区人大代表谭惠珠。
现代化协会是亲左派团体,由一班专业人士组成,梁振英早在1980年已是该会的成员。现代化协会会长谢炯全4月26日回应,会员认同梁振英的理念才捐钱,并否认中联办要求筹钱。
其他向梁振英捐款100万元的,包括李嘉诚的小姨子庄月霓、证券公司老板叶茂林,以及山东商会荣誉顾问吕世祥。
至于唐英年,竞选期间亦得到大批商界及地产界人士支持,他虽然得到的捐款每笔最多只有20万元,但有10笔捐款合共200万元,都来自和黄集团的高层,包括和记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和记执行董事赵国雄及吴佳庆等。另外,澳博主席何鸿燊、恒基地产副主席李家杰、以及利福国际董事总经理刘銮鸿等,亦分别向唐捐款10万元。
选举开支方面,梁、唐两人都甚为谨慎,分别只用了1,200万元及1,097万元,没有超出其收到捐款的数目。两人均表示会把款项余额捐给公益金。
(香港成报)
美国神话已经破灭
我们陷入了“僵尸经济”,那些理应被否定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已经死亡,但实际上却仍然在跌跌撞撞地走下去。谁都不知道它还能走多久。
神话已经破灭。
过去两年间,欧洲的政治决策者和美国政客都迷恋上了毁灭性的经济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政府应对危机的方法不是去像教科书上写的那样增加开支,以抵消消费下降,而是呢,要采取财政紧缩政策,用削减开支的办法来平衡预算。
财政紧缩政策刚开始实施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收到了警告----这只会让经济进一步衰退。但“紧缩派”坚持认为事态将会好转。为什么呢?信心,我们有信心!“由信心所支撑的政策有助于恢复经济活力,不会有什么坏处。”前欧洲央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称。美国共和党议员们也持相同态度。当时我也认为,如果决策层恪守财政开源节流的原则,人们就会对政府拯救经济的希望产生信心。
现在好消息是,许多大人物终于开金口承认,用信心来解救经济危机只是一个神话。但还有一个坏消息,这些政客的妥协只是口头上的。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绝大部分国家实际上都在实行削减政府开支和公务员岗位的政策。
胡佛总统(Herbert Hoover,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爆发,时任美国总统胡佛却不合时宜地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当年用的就是信心政策,而其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欧洲的边缘地区,从西班牙到拉托维亚,紧缩政策已造成大萧条级别的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甚至英国也不再死守信心神话----要知道,两年前英国开始实行财政紧缩的时候,大西洋两岸可是一片叫好。
这些都不是新鲜事儿。紧缩政策失败已不是新闻。然而,欧洲领导人一直自欺欺人,期待着某一天突然奏效,稍有起色便连声叫好。一个明显的例子是,长期遭受衰退困扰的爱尔兰人被西方世界两次吹捧为成功典范,一次是2010年初,另一次是2011年秋,但每一次都被是海市蜃楼。爱尔兰的财政紧缩政策已经实施三年,现在一点经济反弹的迹象都没有,全国失业率攀升至将近15%。
不过,过去几周发生了一些变化。有几个事情,包括:荷兰政府未能通过紧缩预算(据德新社4月26日电,荷兰议会周四深夜通过了该紧缩预算案),反对紧缩政策的奥朗德高票领先法国大选,证明英国经济已比1930年代还差的报告出炉。这些事情终于打破了人们的幻想。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承认紧缩政策无效。
那下一个问题便是:政府还能做什么。我担心听到的答案是:“别无选择”。
首先,“紧缩派”虽然放弃了希望,但他们还没摆脱恐惧。人们的担忧还在,仿佛如果我们不削减开支,就会陷入希腊式的危机,政府借贷大幅飙升。
有人说,紧缩政策能够平息债券市场的焦虑。这种说法和“单靠信心就能带来繁荣”一样都是错误的。《华尔街日报》三年前开始就警告说,债券交易商对美国国债极为不满;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借贷成本不但保持了低水平,甚至还降低了一半。日本十年来也一直受到关于国债过高的警告;但上周其国债利率不到1%。
分析者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只会让经济雪上加霜:缩减经济规模,降低长期收益,紧缩政策只会让偿还国债的前景更加黯淡。
不过,虽然信心神话已经破灭,人们仍然对于赤字颇为敏感。英国决策者们正是基于借贷成本升高的疑虑而坚决不调整紧缩政策。
于是我们陷入了“僵尸经济”,那些理应被否定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已经死亡,但实际上却仍然在跌跌撞撞地走下去。谁都不知道它还能走多久。
(纽约时报)
香港最大核灾演习被轰做骚
香港保安局26日起一连两天在东平洲举行香港历来最大型核事故演习,模拟大亚湾核电站发生事故,多个部门逾千名政府人员,协助100多名居民及学生分乘直升机和水警轮疏散。不过,演习活动被外界质疑“做骚”,不足以应付真实的核事故。
有参加演习者投诉听不清楚疏散警报,环保团体绿色和平更有17名成员到场抗议,质疑演习仅得约10名东平洲居民参与,只属“做骚”。
保安局长李少光表示,会检讨疏散广播被指欠清晰一事,但强调今次演练各部门十分认真,并非公关骚,目的是测试各部门反应、沟通及配合,未来3年会再举行大规模演习。
对于演习只安排撤离约10名东平洲居民,李少光指是因为香港只有东平洲位于大亚湾核事故的20公里半径撤离区之内。对于绿色和平示威者不获准加入演习,李少光解释是当局认为示威者另有目的。
大亚湾核电站,曾在2010年5月23日监测发现,一回路冷却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轻微上升,5月28日放射性水平达到平衡并保持稳定,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纹。
2010年5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监测发现,一回路冷却水放射性碘核素和放射性气体轻微上升,5月28日放射性水平达到平衡并保持稳定,初步判断有一根燃料棒的包壳可能存在微小裂纹。2010年6月15日,关于大亚湾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香港中华电力证实,深圳大亚湾核电厂在5月23日发生反应堆内的核泄漏事故。
(明报)
欧洲银行继续从亚洲撤资
欧洲银行大规模的去杠杆化过程仍在继续,但鼓舞人心的信号是,亚洲受到的打击可能没那么严重。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ank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最新公布的数据,欧洲银行对亚洲的敞口在去年第四季度继续缩小。约有1,000亿美元的资金从亚洲撤出,除印度尼西亚之外,亚洲的所有市场都经历了资金外流。
欧洲银行对印度尼西亚的敞口季度环比增幅为3%。台湾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根据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的数据,欧洲银行对台湾的敞口第四季度环比降低了27%,同比降低了38%。
巴克莱说,在这次从亚洲撤资的大潮中,法国的银行起了主导作用,其对亚洲的全部敞口在第四季度减少了20%,延续了上个季度的下降趋势。
汇丰银行(HSBC)说,目前欧洲的银行在亚洲实施的去杠杆化操作对该地区构成了挑战。不过,汇丰银行认为亚洲能够通过挖掘美国、日本和当地银行的潜力抵消欧洲银行缩减贷款规模带来的影响,这些银行最近几个月加大了放贷力度。汇丰银行说,这些银行加大放贷力度的做法应该会为亚洲在面对欧洲银行去杠杆化操作的挑战时提供一些灵活性;这一去杠杆化过程可能再持续几年甚至更长时间。
实际上,已有迹象显示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亚洲的情况已经有所改善。新加坡星展集团(DBS Group Holdings Ltd.)香港子公司首席执行长庞华毅(Sebastian Paredes)说,尽管去年年底香港银行的资金非常紧张,但目前的流动性很充足。
(凤凰网)
在华欧美企业日子不好过
由于中国经济降温,一些大型欧美企业押宝中国经济成长未能如愿以偿,而这原本是他们最有把握的押注之一。
据4月28日报道,卡特彼勒(Caterpillar)、3M、联合技术(United Technologies)等制造商公布第一季中国业绩疲软,受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至近三年低点影响。
投资者为此感到紧张,不过有一些西方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预计,随着中国政府放宽货币政策,经济朝成长更快的内陆城市纵深发展,中国经济将恢复快速成长。
卡特彼勒在华业务第一季营收减少2.5亿美元至3亿美元。迫使公司今年将20%在中国制造的设备转出口至其它国家。
卡特彼勒的季度获利优于预期,但投资者担忧中国业务对整体业绩的影响,其股价周三(4月25日)大幅收低5%,周四几近持平。
瑞士生产电力设备的工程集团ABB本周公布的获利略逊于分析师预估,亦受中国需求疲软拖累。
“中国业务今年开局表现得很迟滞,1月业绩极其疲软。”ABB首席财务官Michel
Demare周三表示。
当然,并不是每家西方企业的中国业务都表现不好。
美国苹果公司就是个例外,该公司公布在中国、香港、台湾三地的iPhones销售增加四倍,扶助公司实现高于市场预期的季度获利。
但中国政府给房地产市场降温的措施在近几个月打压消费和工业需求,西方企业的老板们不再拿以前惯用的溢美之词来形容中国业务,而是改用“艰难”和“一般”等保守的字眼。
“我们的中国业务开局迟滞。”联合技术首席财务官Greg Hayes说道。该公司旗下的奥的斯电梯(Otis)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制造商,奥的斯在华销量今年第一季下降了9%。
“中国政府继续努力打压房价,给高端住宅市场带来负面冲击,而奥的斯中国销售的约一半来自这个市场。”
中国3月将官方2012年经济增长率预估降至7.5%的八年低位,分析师认为此举暗示当局将更加侧重于经济改革,而不是刺激经济。
芬兰电梯制造商通力集团(Kone Oyj)表示,其中国业务第二季的增长率将从第一季的10%降至0-5%。瑞典卡车商沃尔沃周四则将今年中国建筑设备市场的增长率预估从之前的持平,降至下滑15-25%。
不过,大多数公司高层仍看好中国的长期成长前景,认为这不过是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崛起过程中的小插曲。
各公司筹划加快业务成长的方式之一,是聚焦于中国内陆的二线城市,当地楼市面临的调控不那么严厉。德国时装公司Hugo Boss称,将开设自营店和进军中小城市,以扩展中国业务。
“尽管中国经济减速,且开展结构调整以迈向消费驱动的经济,但内陆省份正在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且未来10年也有望保持这样的增幅。”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执行长Cynthia Carroll在上周的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向投资者表示。
但分析师和高管们也承认挑战的存在。施耐德电气(Schneider Electric)指出,其中国业务的减速,部分源于依赖对欧洲出口的公司需求趋疲,这些公司的对欧出口业务已遭遇欧债危机的冲击。
一些高层指出,即便中国经济成长加速,或许也难以恢复到过去10年的辉煌时期。如在汽车行业,中国2009年汽车销量激增46%,这一增幅难以再现。
高管和分析师普遍预料,未来几年的增幅更有可能介于7%-8%之间。
中国经济成长的可持续性已成为投资者的一个更大担忧,因欧洲经济已转弱,令企业更加倚重新兴市场的需求。
AMBS Investment Counsel首席投资官Wayne Titche指出,即使中国增长放缓,仍给美国大公司带来机遇。AMBS的持股包括通用电气,3M和Parker-Hannifin。
“人们总是对中国感到不安”Titche说。“迄今为止,中国一直有能力维持局面。该国经济料仍将增长8%,尽管不是10%。”
Ingersoll Rand执行长Mike Lamach认同这一看法。该公司生产空调器,锁具和其他建筑产品。
“我认为,中国经济走疲将是短暂现象。”Mike Lamac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确实预料中国经济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回暖。”
现实情况是,即便中国经济增长处于最温和水平,也远胜过西方世界,尤其是欧洲国家。中国第一季GDP增长8.1%,不及去年第四季的8.9%,但仍是美国经济第一季估计增幅2.5%的三倍多。
(凤凰网)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