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李开盛博客
|
毛泽东曾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引申到外交中,就是要区分清敌友,以集中有限的战略资源,阻击真正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最大损害的敌人,以达到最佳的外交效果。
近些年,与中国闹矛盾的国家颇多,如南海问题上的一些东南亚国家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钓鱼岛和东海问题上的日本,就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中国有着一致立场的俄罗斯,这些天也因为炮击越界中国渔民事件而触发了不少国内的反对情绪。至于美国,就不用说了,它几乎被认为是“国际反华势力”的“总后台”,是在周边国家与中国争端中的主要推手。
那么,中国外交还有朋友吗?在当前中国外交的博弈场中,到底谁才是中国的主要敌人?
毛泽东在1926年3月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过一个观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笔者对毛泽东并不感冒,但很认同毛的这一判断的战略意义。引申到外交中,就是要区分清敌友,以集中有限的战略资源,阻击真正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最大损害的敌人,以达到最佳的外交效果。
而且要看到,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均以自身利益为最大目的,故彼此行为之间不免均有冲突。所以,世界各国间不存在没有一点矛盾的朋友,也不存在没有任何共同利益的敌人。朋友与敌人都是相对的概念,威胁大于共同利益的即为敌人,共同利益大于威胁的即为朋友。
以此论之,尽管当前中国外交中看起来像敌人的或竞争对手的国家不少,但绝不能等同视之,甚至有必要选择威胁或矛盾较小者,与其结成朋友或盟友,以集中应对主要的敌人或对手。
那么如何判断威胁的大小进而决定敌友的取舍呢?国际关系学家沃尔特(StephenM.Walt)提出,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是否构成了威胁主要有四个衡量标准:综合国力、地缘邻近性、进攻性力量和进攻意图。下面以此为框架简要分析一下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欧盟和东盟等与中国紧密相关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看看到底谁是中国的朋友?谁是中国的敌人?
1.综合国力。这方面的情况众所周知,美国的威胁最大,日本、俄罗斯和欧盟居次,印度随后,东盟最末。
2.地缘邻近性。日本、俄罗斯、东盟、印度的威胁最大,因为与中国存在直接的主权争议,与俄罗斯的边界争端已经从法律上解决,但潜在的地缘政治斗争仍然存在。欧盟最不构成威胁,因为它与中国相距遥远,且在东亚没有多大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居中,因为它一方面与中国远隔太平洋,另一方面已在东亚有军事部署,从而在地缘政治上与中国有直接接触。
3.进攻性力量。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威胁最大,这些都是军事强国。印度其次,因为它其他军事力量虽稍次,但有核武器。欧盟再次,其中英法军事虽强,但在东亚没有部署。东盟最后,这方面的力量很微弱。
4.进攻性意图。这点极为关键,因为一个国家的意图决定了其力量的指向。笔者以为,从意图而论,日本的威胁最大,这不但是因为它与中国存在领土、历史和地区结构性权力争斗等方面的矛盾,还因为它历史上的穷兵黩武和现实中的右翼化倾向。美国、俄罗斯则在其次。
这是因为,对美国来说,它虽与中国存在结构性权力矛盾,但美国相信竞争,也是目前国际制度的主要守护者,不太可能采取通过直接摧毁中国来压制中国崛起的方式。政治制度的差异是决定中美敌视的重要原因,但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国内改革的推进,这并非不可改变的恒量。至于俄罗斯,在未来较长时期它的战略重心仍在欧洲,与中国冲突的意愿不大。与之相比,印度、东盟的威胁又要小一截,欧盟则排在最后。
概括起来,笔者以为,日本是当前中国外交中最大和最主要的敌人,它不但有进攻性的意图,还有能用于进攻的实力,紧密的地缘矛盾更使得双方的争端难以排解。
美国则是中国的重要战略竞争对手,它的外交中有压制中国的一面,但从长期来看,两国关系存在妥协或转趋良好的空间。
俄罗斯、印度和欧盟则是中国可以利用的战略伙伴,应该争取发展成朋友或盟友关系。虽然中国与它们之间也有一些矛盾,但对付日本才是最主要的。
至于东盟,虽有矛盾但不至于对中国构成威胁。而且,从中国崛起的角度来看,它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缓冲区,是中国应该大力拉拢的对象。当然,这种拉拢并不意味着在主权问题上无原则地让步,而是指中国应该通过地区机制化建设等手段,参与到和东盟的地区一体化建设中来。只有中国与东盟融为一体,中国的东南周边才会无隙可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