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上海的论坛里活跃着抗议央视依靠媒体话语权把不符合上海本地政策的外地女孩小芊文送进校园的帖子。沪上网民中,有人质疑这种例外使得“契约规则被打破”,有人不甘“本地教育资源被挤占”,还有人指责央视是“典型的选择性报道”。
更有网友发微博抱怨:“上海花了700亿让外来人员子女读书,央视不报道;上海今年在郊区开了65所学校,央视不报道;上海出生率世界最低,但医院竟然没有产床给上海本地孕产妇分娩,央视不报道;要赶上海老人去外地养老,央视不报道;偏偏报道个无证无缴纳社保,但非要享受上海教育资源的刁某某。”
应该说,虽然上海给全国人民的印象比较排外,但上海本地人的“排外”言论----恕笔者直言----以笔者在上海十几年的生活经历,其实很少会在正式场合听到,最多是本地大妈有时会唠叨几句外地人来占了工作,买了很多房子之类。即使是这次网民对央视报道“小芊文上学记”颇多不满,也只是在网络这个比较自由且小众的环境下暴露出来。
与比较模糊且偶发的“上海人排外”现象相反,一直以自由开放标榜的香港却能时常在公开场合----乃至新闻媒体中听闻排斥大陆人,歧视内地人的言论:例如在双非婴儿、抢购奶粉等事件中频繁出现的对内地人占用香港资源的不满,甚至在报纸上公开做广告称大陆人为蝗虫等等。
实际上,在消除外地歧视,公平对待外来人口方面,上海即使不算做的最好,也可排在国内前茅了。且不提只懂向中央政府索取,几乎不愿提供任何帮助给内地,甚至视大陆人低一等的香港;哪怕是和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相比,上海人的地域情结也不见得浓到哪里去。起码上海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远超广东,义务教育阶段强制规定使用普通话教学,更没有单独建立方言电台和电视台,弄到现在很多老上海人哀叹新一代根本不会说沪语了。
平心而论,网友的抱怨也并非没有道理。同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上海没有像香港一样绝情:内地来港工作人员的家属无法获得长期居留权,更不解决子女读书;也没有像香港一样禁止孕妇入境;更没有抱怨全国人民都来上海旅游购物。这次一名没有居住证,没有缴纳社保监护人的小女孩无法上学,完全是正常制度执行下的结果。以此来评价上海人过于排外,的确有令人不服气之嫌。
然而无论如何,网友的发言还是以上海人自居,认为自身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这个角度而言,说他有排外情绪也不为过。归根结底,这还是一种身份区别后的自然反应。
诚然,人类都喜欢按各种标准划分远近亲疏,有地域、民族之类的认同感也不奇怪。但对中国这样一个从外貌上很难分辨的国家来说,如果不通过方言和身份证件,本来是很难加以区分的。
因此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便于交流,也是加强国民认同感的成功手段。然而身份证件上显示地域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情,只能通过弱化地域标记的作用,即尽量减少地域属性的特权,从而达到本地认同低于国民认同的目的。例如允许自由流动,自由寻找工作,自由购买房屋,满足一定条件即可自由申请廉租房和子女入学等等,这样才能淡化地域认同,避免当地人将独占本地的资源视为天经地义。
反之,如果中国的所有地方都像香港一样严格与本国其他地区隔离,给予香港人特殊待遇,允许他们自由进出大陆,却限制大陆人自由进出香港(许多外国人倒可以长期自由进出);允许香港人自由在内地工作,却限制大陆人在香港工作;允许香港人在内地读书,却限制大陆儿童在香港读书(甚至连持有香港身份证但父母非香港居民的小孩子也难逃被歧视的命运);允许香港人不上缴中央财政,却享受大陆优惠供应和政策……如此种种自然会让本地人生出高人一等的感觉,排外情绪也就不可避免。
当然,政策的改进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对于某些历史自然因素形成的热点地区也不可能完全放开,适当的设定限制条件并无可厚非。
长远来说,尽可能拉平地区间差异方是正道。在此过程中发达地区显然要做出一定牺牲,毕竟先发所取得的成就是全国一致支持的结果。
而在小芊文这一案例中,我们还要认识到,在涉及具体的地方利益的时候,媒体务必要公平对待做出牺牲的地方人民,不要给人感觉厚此薄彼。尤为重要的是千万不可过于猎奇。
持续改进的良好制度才是保证大多数人公平享受权利的关键,而不是如央视这般突出和放大个别悲情案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