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世界日报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14年元旦发表了新年感言,称夺回强大日本的战斗才刚开始。安倍轻描淡写地描述了日美安保条约签订后日本的变化,在强调“积极和平主义”的同时依然不忘呼吁修宪。在美国的官方修辞中,美日同盟是亚太安全的“基石”,使得安倍自以为东亚有着充分的“活动空间”,从修改宪法到组建“国防军”,再到年末参拜靖国神社。安倍自认为取巧,却是逼着美国政府在东北亚重新审视“敌”和“友”,美国更要意识到调整对日政策的必要性,意识到自己的亚太利益必将受到影响。如果安倍政府一意孤行,美国必须重新审视一些所谓的盟友承诺,以此施压安倍政府内部发生变化。
2013年已经画上句号,但岁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Shinzo Abe)参拜靖国神社的事情,却骤然搅动起东亚的时局。尽管“亚太再平衡”的口号喊了两年,但在2013年,美国的精力被牢牢地套在了中东。在这个地区,美国习惯性地靠“雪中送炭”换取受惠者的忠诚,可换来的却是“盟友”在2012年9·11纪念日袭击了自己驻班加西的领事馆。当身处数十年来反西方情绪滋长的文化中,美国若想辨认哪些是真正的盟友,哪些只是一时利益相投的“朋友”,只会是难上加难。而随着美国更持续地卷入叙利亚乱局中,这样挑战还会持续。
而在东北亚,美国目前在该地区窘境更迫切地要让美国人好好地甄别一下“敌”和“友”。拜“亚太再平衡”所赐,再加上奥巴马政府对美日同盟作出的“坚定承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右转的轨道上越走越远。美国要在中日之间踩跷跷板,一方面利用安倍来钳制、搅扰中国,鼓励日本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安倍的过分挑衅给中国以“口实”,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对其有所限制。但美国人纠结于如何拿捏这种“限制”的分寸,免使中国从中“渔翁得利”,如此投鼠忌器的最新恶果,催生称安倍肆无忌惮地参拜靖国神社。
因为美日同盟是美国在亚太安全的“基石”,安倍认为自己有的是活动空间,但他错算了时局。上一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是小泉纯一郎(Junichiro Koizumi),他在2006年参拜时上任已有5年,美方评估认为祭拜活动不会对美日关系、中日关系等产生决定性影响,小布什政府选择听之任之。但在东海风云难靖的大环境下,加上中日领导都才掌权一年,安倍所为,套用美方的措辞,无疑是在“单方面挑战现状”。这样的行为显然让美国难堪,更让该国在中日间的平衡游戏更难把控。尽管奥巴马政府只是对安倍表示“遗憾”,但相比此前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说美国政府相当恼火可能不算为过。安倍自认为取巧,却是逼着美国政府在东北亚重新审视“敌”和“友”。
不管美国如何将日本摆在“安全基石”的地位,但棋子始终摆脱不了棋子的命,美国不可能因为日本去面临与中国发生冲突的危险,在以钓鱼岛为核心的东亚地缘博弈中,如果日本把中国逼到不惜祭出边缘政策,逼美国在中日之间“选边站”,美国将更进一步陷入取舍“敌友”的窘境,
尤其在钓鱼岛问题上将不得不按中国的节奏行事。美国目前尚可在两国间呼吁克制,但随着中日在东亚势力的倾斜,如果两国紧张局势层层加码,美国除了勒紧约束日本的那根绳索别无选择。
美国应意识到日本并不是值得信任的伙伴,正如以色列并不是在中东值得信任的伙伴。以色列不断渲染伊朗的威胁,正如日本不断鼓吹中国的威胁,都是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政客和右翼思维引起。对严重复活军国主义、妄图改变二战后安排、威胁亚太和平安全的安倍,美国的决策者们应该像当年对待陈水扁的“公投”那样来约束安倍。
美国当然不想被日本拉下水,则必须如实告诉安倍,美国并没有与中国开战的准备,要警告日本不要头脑发热任着自己性子胡来。美国更应该让安倍清楚,日本不能与中国闹得过火,否则,到最后日本将不得不按照中国的节奏从事。
在安倍试图修宪、组建“国防军”的一系列动作后,中国在11月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无疑是逼迫美国重审其亚太政策的信号。而从美国高调而强烈的回应可以看出,中国的一个猛招让美国发现自己被日本套牢,激烈回应只是因为慌神心虚。设立防空区并不如美日所说蓄意破坏地区稳定,更谈不上单方面改变现状,而是要给美国提个醒,使其重新审视亚太的政策:如果要在东北亚地缘政治势力博弈中依靠日本,美国只会泥足深陷,甚至要面对无谓的军事冲突。而不管是防长哈格尔哈格尔(Chuck Hagel),还是参联会主席邓普西(Martin Dempsey)随后的表态,美方这种前紧后松、逐渐软化的调门正体现了这种担心,甚至是在心态上某种微妙的调整。
而安倍在年末参拜靖国神社,更应该促使奥巴马政府有所警醒,即在东海岛争中一味地靠向日本并不符合美国利益,美国更关心的还是对华贸易和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既然安倍无视美方幕后警告肆意参拜,则美国更要意识到调整对日政策的必要性,意识到自己的亚太利益必将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如果安倍政府一意孤行,美国可考虑放弃一些所谓的盟友承诺,以此施压安倍内阁内部发生变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