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新华网
|
首先,是他们个人的“高不成,低不就”。“海归”留学生的择偶要求如同择业一样,高门槛、高要求、高水准。见多识广的留学生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渴望,几乎都建立在“质优兼备”的基础上。外国的各种思潮和教育观,现代化的物质观与价值观,让“海归”们渐迷双眸,乱了阵脚。他们不愿让自己处于劣势,选择的对象必须是体面的,甚至条件优于同龄人。过多的外在条件让“海归”们成为滞销的优质库存。其实,货可比三家,可行!择偶一旦开始比较,那就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了。
其次,是“海归”的父母们要求过高。费尽苦心,掏空腰包培养出来的留学生怎么可以敌不过身边亲戚家的孩子。“海归”们无疑成为了父母炫耀的资本,面子问题成为“大问题”。他们学成归国,身着进口的外衣,未来的婚姻也要走着高于与同龄人的级别。同样的婚房,多层住宅、高层住宅、私家别墅、甚至花园洋房;同样的婚宴酒席,大饭店、星级酒店、露天婚宴等等。在许多父母眼中,子女婚姻的体面度跟生活的满意度已经毫无关系了。他们希望女子的婚姻闪出亮彩,这其中还隐含着借子女的婚姻让自己亮彩一下的心结。
再次,是社会环境变化后带来的压力。“学成归国”,“报效祖国”,上个世纪中国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第一批留学生,一旦“海归”而来,立即就会被荣誉、美誉、职场、职位、住宅、汽车等等包围起来,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解决个人婚姻问题自然可以从容地做到“百里挑一”。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海归”也不再是“香饽饽”,成为“海待”的数不胜数,他们除了文凭以外,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一种怀疑他们在海外“混不下去”的目光,一种瞧不起他们继续做“啃老族”的认识,一种轻视他们语言和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感觉,让他们在择选婚姻对象是屡屡受挫。更让人感到心痛的是,许多“海归”对这些因素,或者不知,或者是不想知道,他们依然生活在自我的“宅”中。
“我的婚姻,我做主!”许多“海归”是这样想的。但是,要真正这样去做,也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号准症结,调整自己,“不为浮云遮望眼”,才有可能获得美满的婚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